保險業開放迎政策“禮包”:撤去外資股比“天花板” 激活保險市場潛力
摘要: (記者陳婷婷周菡怡)2020年最后一天,保險市場迎來對外開放政策“大禮包”。
?。ㄓ浾?陳婷婷 周菡怡)2020年最后一天,保險市場迎來對外開放政策“大禮包”。12月31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修改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擬刪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業內人士認為,該措施將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進一步鼓勵外資進入中國保險市場,激發活力。
具體而言,《意見稿》擬刪去《實施細則》第三條:“外國保險公司與中國的公司、企業合資在中國境內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壽險公司),其中外資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1%。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外國保險公司直接或者間接持有的合資壽險公司股份,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比例限制?!?/p>
“取消合資公司中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是進一步落實中央關于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方針政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需要,真正讓外資保險公司享受國民待遇,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也體現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信心與決心?!睂τ谌∠赓Y股比限制的意義,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如是評價。
除此之外,此次修訂還將主要修改兩個方面:其一,明確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和境外金融機構準入條件。參照外國保險公司的準入標準設定外國保險集團公司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準入條件。保險公司和保險集團公司以外的境外金融機構成為外資保險公司股東的,適用《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其二,完善股東變更及準入要求。規定外資保險公司變更股東,擬受讓方或者承繼方為外國保險公司和外國保險集團公司的,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相關要求。
李文中認為,此次修改體現的監管導向主要有兩點:落實外資保險公司的國民待遇,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遵循跨國保險機構監管的基本原則,加強國際監管與合作。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政策鼓勵及市場高速增長等因素鼓勵下,年內外資企業在國內保險市場的表現十分活躍。
繼友邦保險“分改子”獲批,成立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后,今年6月,德國安顧集團還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安顧財險斥資8.82億元成為泰山財險新晉戰略股東,正式入駐中國財產險市場;同月,“君正系”資本轉讓所持全部華泰保險股份至安達天平再保險獲批,使得“安達系”持股華泰保險比例升至46.2%。而日前,中信信托掛牌出售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后者外資股東安聯中國控股表示有意增持,正積極評估此次交易機會。
對于外資加碼“入場”,李文中直言:“從加入WTO后放寬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條件的實際情況來看,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后,國內保險公司向其學習借鑒了好的做法,在競爭中獲得進一步壯大與發展?!?/p>
在他看來,未來更多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保險市場,除了分享中國保險市場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也會進一步激活市場。國內大多數保險公司則能夠在競爭中獲得進一步發展,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將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作用。
不過,李文中也建議,當前需要抓緊時間修改完善我國保險監管的相關制度,例如償付能力監管制度,使得對于外資保險公司的監管能夠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否則,那些大體量的外資保險公司進入國內市場,可能也會帶來類似金融風險在國際間傳遞等潛在風險。
保險公司,保險市場
